今天是二十四節氣里的第三個節氣:驚蟄。一聲春雷驚醒了蟄伏了一個冬天的蟲蟲們,天氣慢慢轉暖,萬物復蘇,宣布春耕農忙要正式開始了。
在古代中國,驚蟄是大節氣,很多文人騷客寫過名篇佳作。莫媽今天搜集了一些關于驚蟄的古詩,大家可以飛花令玩起來。
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
田家幾日閑,耕種從此起。
丁壯俱在野,場圃亦就理。
歸來景常晏,飲犢西澗水。
饑劬不自苦,膏澤且為喜。
倉稟無宿儲,徭役猶未已。
方慚不耕者,祿食出閭里
陽氣初驚蟄,韶光大地周。
桃花開蜀錦,鷹老化春鳩。
時候爭催迫,萌芽互矩修。
人間務生事,耕種滿田疇。
二分春色到窮閻,兒女祈翁出滯淹。
幽蟄夜驚雷奮地,小窗朝爽日篩簾。
惠風全解墨池凍,清晝勝翻云笈簽。
親友莫嗔情話少,向來屏息似龜蟾。
仲春遘時雨,始雷發東隅。
眾蟄各潛駭,草木縱橫舒。
翩翩新來燕,雙雙入我廬。
先巢故尚在,相將還舊居。
自從分別來,門庭日荒蕪;
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
異縣天隅僻,孤帆海畔過。
往來鄉信斷,留滯客情多。
臘月聞雷震,東風感歲和。
蟄蟲驚戶穴,巢鵲眄庭柯。
徒對芳尊酒,其如伏枕何。
歸嶼理舟楫,江海正無波。
玄鳥雄雌俱,春雷驚蟄余。
口銜黃河泥,空即翔天隅。
一夕皆莫歸,嘵嘵遺眾雛。
雙雀抱仁義,哺食勞劬劬。
雛既邐迤飛,云間聲相呼。
燕雀雖微類,感愧誠不殊。
禽賢難自彰,幸得主人書。
瘴地風霜早,溫天氣候催。
窮冬不見雪,正月已聞雷。
震蟄蟲蛇出,驚枯草木開。
空余客方寸,依舊似寒灰。
兒童莫笑是陳人,湖海春回發興新。
雷動風行驚蟄戶,天開地辟轉鴻鈞。
鱗鱗江色漲石黛,嫋嫋柳絲搖麴塵。
欲上蘭亭卻回棹,笑談終覺愧清真。
當時高蹈翰墨場,江南李氏洛下楊。
二人歿後數來者,西臺唯有尚書郎。
篆科草圣凡幾家,奄有漢魏跨兩唐。
紙摹石鏤見彷佛,曾未得似君家藏。
側厘數幅冰不及,字體欹傾墨猶濕。
明窗棐幾開卷看,坐客失床皆起立。
新春一聲雷未聞,何得龍蛇已驚蟄。
仲將伯英無後塵,邇來此公下筆親。
使之早出見李衛,不獨右軍能逼人。
枯林棲鴉滿僧院,秀句爭傳兩京遍。
文工墨妙九原荒,伊洛氣象今凄涼。
夜光入手愛不得,還君復入古錦囊。
此後臨池無筆法,時時夢到君書堂。
學道無多事,消陰服眾魔。
春雷驚蟄戶,海日浴鯨波。
大勇收全勝,靈襟襲太和。
何妨會稽市,取酒獨酣歌。
長松百尺蔭清溪,倒影波間勢轉低。
恰似春雷未驚蟄,髯龍頭角暫皤泥。
飛花令其實是古代喝酒時候的一種行酒令,而“飛花”二字來自于《寒食》一詩中的“春城無處不飛花”這一句,取其風雅之意。
行令時候,規定字詞,大家各憑本事,依次說出。有單字飛花,有疊字還有時間地點季節,林林總總不一而足??梢允窃娫~,可以說曲牌,說不出來的那就要受到一點小小的懲罰了。
這是一種很雅的玩法,也很考驗詩詞文學的積累。
以“花”?為例:
花?近高樓傷客心(登樓·杜甫)
煙花?三月下揚州(送孟浩然之廣陵·李白)
春江花?朝秋月夜(琵琶行·白居易)
映日荷花?別樣紅(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楊萬里)
云想衣裳花?想容(清平樂·李白)
綠陰幽草勝花?時(初夏即事·王安石)
隔江猶唱后庭花?(《泊秦淮》·杜牧)
不過這樣玩起來,背詩就變得沒那么枯燥了。
莫媽家里這一套,估計很多人都有,因為可以點讀,省去了媽媽累小孩不識字讀不了的煩惱,是個省事的書。
插圖很美。
選文從詩經、楚辭、漢賦到唐詩宋詞,乃至明清的名篇佳句都有。
“賞中華詩詞,尋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
在妙趣橫生的“飛花令”中體會古典詩詞的雋永與古韻。
覺得內容還不錯的話,給我點個“在看”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