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篇文獻,分享的是從情緒失調的角度看童年虐待類型與邊緣型人格障礙(BPD)的差異性關聯。
? Yuan, Y., Lee, H., Newhill, C. E., Eack, S. M., Fusco, R., Scott, L. N. (2023, February 6). Differential associations between childhood maltreatment types and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motion dysregulation -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and emotion dysregulation. SpringerLink. Retrieved March 5, 2023, from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186/s40479-023-00210-7?
這項研究得出的結論:
“我們的結果強調了情感虐待和邊緣型人格障礙之間非常一致的關聯,表明它在理解童年虐待背景下的邊緣型人格障礙特征方面的獨特作用。此外,在研究童年虐待和邊緣型人格障礙之間的關聯時,與羞恥相關的消極評價被發現與情緒失調的關聯性很強,可能為未來的實踐提供了有希望的治療目標?!?br/>
?
在看到這個文獻之后和一些同行討論了一下,私以為未來可能需要類似于創傷譜系障礙的概念。
這同樣讓我聯想到之前在PsychCentral看到的一個比較復雜性創傷后壓力癥候群(CPTSD)與BPD的科普文章。
? credit: Bailey Mariner
這里面列舉出來的差異并不大,其實似乎是由創傷支撐的同一種情況。在我看來,考慮到BPD在女性人口中的普遍性,它似乎不過是弗洛伊德 "歇斯底里 "(hysteria)的現代變體。
BPD是早期童年創傷的表現,沒有形成適當的模式,為了避免可能導致情緒痛苦的 "意外",導致適應性不良的行為和黑白思維。它通常是有緣由并可以理解的。在青少年和成年時期,由于缺乏自我意識,以及從一開始就被告知是有問題的,導致風險評估出現偏差。
?患有BPD和CPTSD的人是一樣的。我希望作為一個整體,我們能擺脫BPD這個診斷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