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紙上學來不覺淺,絕知此事須躬行
? ? ? ? ?——讀《青春語文——群文閱讀教學18例》有感
???讀孫秋備老師的《青春語文—群文閱讀教學18例》感觸頗深,她的每一堂課,以生為本,設定不同的群文教學課型,設計不同的教學目標,樸實無華的講述,扎實的文學功底,環環相扣,循循善誘,其中觸動吾心的,是她的基于《觀滄?!返娜何恼n。
? ?孫老師基于學生已經學過《古代詩歌四首》的基礎上,以《觀滄?!窞橹魑谋?,采用“1+x”的閱讀教學模式,與《短歌行》前十六句,《龜雖壽》構成主題型、誦讀型群文教學,以“詩歌里的曹操”為議題,提綱挈領,統領多篇文本內容,議題始終貫穿課堂,以“我想,曹操是?!睘榇?,融通文本,架構課堂,體會詩歌情感,體悟詩人的精神格局。
???如何才能讓學生走近曹操,了解曹操,感受曹操的精神格局?孫老師緊緊抓住打開詩歌情感的鑰匙——意象,但孫老師并未一開始就讓學生找《觀滄?!愤@首詩的意象,而是指導學生如何朗讀,指出以平仄定基調,此詩句末多用仄聲,仄聲音調鏗鏘,雄壯激越,應讀得響亮飽滿,讀出詩歌的味道,把握誦讀要領,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接著指導學生借助意象理解分析詩歌的情感,在想象描繪畫面的基礎上概括提煉每句核心詞語:大海、秋風、草木、山島、波浪、日月星辰。指出這些景物不再是客觀存在的景物,而是融入了詩人的情感,這就是意象。一切景語皆情語,讓學生知道詩中的任何景物都著上了詩人的感情色彩,既有意境描繪又有情感體悟。此時,孫老師恰到好處的鏈接詩歌的寫作背景,聯系詩中意象,從意象中讀到曹操,用“我想,曹操是海,他如大海一樣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概之。這一教學環節,讓學生知意象。而后聯讀《短歌行》,先讓學生根據方法找意象,而后指出詩中存在多個意象,在意象群中學會提取凸顯作者情感、突出詩歌主旨或統領詩歌敘事的意象,即“核心意象”。給予學生學法指導,學生在老師循循善誘之下,提煉了《短歌行》中的核心意象——“青青子衿”,并將之與《詩經邶風》聯系起來進行改寫,從詩歌中我們讀出了曹操納才愛才的博大胸襟,再聯結《觀滄?!分小叭赵轮?,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讀懂曹操,他就是海,用“我想,曹操是海,他有招賢納士的廣博胸懷”評之,這是通過對核心意象的品讀,體會詩歌情感,走近曹操內心。最后略讀《龜雖壽》,將年老時的曹操與秦皇漢武進行對比,讓學生找核心意象(“老驥”“烈士”),通過核心意象來分析步入暮年的曹操仍奮發向上,雄心萬丈。此時孫老師又聯結《觀滄?!?,讓學生找詩中能體現曹操自強不息,樂觀進取,充滿生命熱情的詩句(“樹木叢生,百草豐茂”),最后,再次用“我想,曹操是海,他有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讀懂曹操。最后,課堂以學生“我想我是?!?,由讀懂詩歌,讀懂詩人,到讀出自己,對學生進行素養的培養。
??多文本教學是群文閱讀教學的一種形式,著力將課內外打通,將文本串聯起來,孫老師的這節群文閱讀教學課,找到了《觀滄?!贰抖谈栊小贰洱旊m壽》的聯結點:曹操是一個怎樣的人。找到聯結點后,以意象為聚焦點,從知意象到品意象再到析意象,分別對這三首詩歌進行精讀、聯讀、略讀,巧思妙構,由淺入深,由“教教材”變為“用教材”,由課內遷移到課外,在多文本閱讀中求同比異,關聯整合,用規整的句式“我想,曹操是?!弊x懂詩人,體會詩歌情感,走進詩人的精神領域。
??孫老師的“1+x”的群文閱讀教學,不僅增加了閱讀的廣度、寬度,也讓學生在不斷進行高階的思維訓練中提高閱讀的厚度、深度,同時,對學生進行精神品質的啟迪和核心素養的培養,實現了教書育人的雙重目標。
??讀了孫老師的《群文閱讀教學18例》一書,我才知自己胸無點墨,孤陋寡聞,教學方式粗鄙淺陋,真是井底之蛙、尺澤之鯢!想著,在今后的教學中,先從單篇開始,不再做教輔資料的搬運工,復印機,用創造性的課堂教學設計吸引學生,長路漫漫,吾將求索!
總第286期
作者:羅毅
編輯:袁長俊